点击上方"道哥说车"关注
· 这是第 4914 原创首发文章 2k+
撰稿:麻建宇
出品:道哥说车
北京奔驰 GLB 手机互联系统无法使用
点击↑↑↑最新投诉案例登陆财圈社「汽车质量」小程序,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,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。或者关注《道哥说车》《财圈社》公众号,点击下方导航条"汽车质量",进行投诉,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。
【文 / 财圈社 & 道哥说车 麻建宇】全面电动化,对于更多车企来说可能还是太过激进了。
近日,奥迪宣布了一个重大转变,正式放弃原定于 2033 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计划,目前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。
此前,奥迪曾计划从 2026 年开始停止内燃机技术的开发,并且打算在 2026 年后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型,但随着上述转变,这一计划已悄然搁置。
未来几年,奥迪仍将继续生产燃油车。事实上,关于"全面电动化"的论断,欧美日车企,包括部分中国车企,一直不算特别坚定。去年,"欧美日车企推迟电动化"还一度成为行业热点。
值得关注的是,以如今市场需求来看,推迟全面电动化或坚持提供多元化动力路线,可能不是守旧思维,而是针对市场现状做出的因地制宜的选择。
毕竟,不是每家车企都是没有包袱的造车新势力,也不是每家车企都是比亚迪……
奥迪"拨乱反正" 内燃机还不到退出的时候
在新能源汽车成为既定趋势之后,全球几乎所有车企都曾制定过一张"全面电动化"的时间表,但这张表格是否适合自己,可能在最近两年已经得到了些许验证。
奥迪的这张表格始于 2020 年,彼时,杜斯曼在上任奥迪 CEO 时曾经许下豪言壮志:"奥迪要成为电动化技术的领导者。"他希望将奥迪打造成为德国版的"特斯拉",并提出了到 2033 年全面停售燃油车、2026 年起不再推出新燃油车型的计划。
但随着奥迪 CEO 的更迭,这张表格开始变动,直至撤回!2023 年 6 月,奥迪监事会突然宣布解除杜斯曼职务,由原大众集团产品战略主管 Gernot D ö llner 接任,后者在 2023 年 9 月正式上任。
"奥迪将在 2024 年至 2026 年期间推出全新的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,这将为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提供更强的灵活性,然后我们将看看市场如何发展",Gernot D ö llner 表示,自己已推翻这一计划,因为他更看重"灵活性"。
事实上,相比激进的全面电动化,至少目前而言,保留甚至增强燃油车的竞争力对于奥迪来说是务实的。数据显示,2024 年奥迪纯电动车销量为 16.4 万辆,同比下降 8%,占品牌总销量的 9.81%。显而易见,从实际角度出发,过早地停产燃油车并不利于奥迪的发展。
甚至,从中国市场来看,奥迪对燃油车的依仗也更大。2024 年,一汽奥迪全年销量 61.1 万辆,其中国产燃油车占比 90%(55 万辆)。需要提到的是,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也并非没有潜力,同门中以智能化完成升级的帕萨特 Pro 和迈腾 B9 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当然,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奥迪车型上搭载华为提供的驾驶辅助系统,也成为奥迪智能化进阶的开始,并且包含燃油车和纯电动车。
全面电动化,现在看仍是个激进的词汇……
去年,欧美日车企大多曾提出暂缓全面电动化的计划,所谓"禁燃令"也遭到诸多反驳,甚至更早之前的 2023 年 9 月,英国就宣布将" 2030 年燃油车禁售令"推迟到 2035 年执行。是环保的压力不够,还是电动化的蛋糕不香?
事实上,从市场角度来看,即便在号称电动化前沿的中国市场,全面电动化可能是个激进的词汇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5 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达 52.9%,已经超过燃油车。但这一数字,在 4 月是 51.5%,3 月是 51.1% ……也就是说,即便在中国市场,燃油车仍占据半壁江山。
而这还是在新能源汽车拥有诸多"拐杖"的前提下。值得关注的是,站在电动化前沿市场的中国车企们,也不全是造车新势力或者比亚迪,对燃油车保持战略定力的车企并不少见。比如,去年业绩发布会上,吉利高层明确表示 " 燃油车板块不仅不会收缩,还会继续加强 ";去年瑞虎 8L 发布会上,奇瑞高层也曾表示,"燃油是基本功,混动、增程,内核仍然是燃油技术。"
此外,也有中国车企站在全球化角度表达对燃油车战略的坚定,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在哈弗猛龙燃油版的发布会上表示,长城汽车将坚定不移地投入发动机的研发,开发燃油车,只做新能源等于放弃全球 80% 的市场。这种说法也有相应的数据支持,2024 年全球燃油车销量占比约为 76%-80%。
多年偏安一隅的中国车企尚且有如此眼光,奥迪等国际大厂不拘泥于"时间表"也并不稀奇。当然,电动化是既定趋势,只是对于车企们来说,过渡期或许并不短暂,转型期则更是煎熬。
扫描上方二维码登陆财圈社「汽车质量」小程序,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,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。或者关注《道哥说车》《财圈社》公众号,点击下方导航条"汽车质量",进行投诉,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。
END
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」
「 图片 | 来自网络 」
恒汇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