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游本昌和《济公》剧组的人又聚了。
他坐在轮椅里,脸上挂着笑,精神头看起来不错。和老伙计们在一块,是开心的。不过看他乐呵呵的,谁能想到他这一辈子走得这么磕磕绊绊?
小时候有人说他活不过十三岁,想活命得出家。家里人就把他送去了法藏寺,待了一阵子。
上学那会儿,老师发现他口齿清楚,就让他领着班里同学读课文。这可能就是个苗头。后来他就考进了上戏。
那些年的龙套日子
从上戏出来,进了话剧院。然后就是跑龙套,演配角,一跑就是很多年……身边的人都劝他,说他不是这块料,算了吧。
他自己不这么想。他觉得自己在做喜欢的事,就行了。
角色小?不是问题。话剧《大雷雨》,他出场就十几秒,一句台词没有。为了这十几秒,他找了十九本书来看,就是为了搞明白这个角色。后来这段戏,被收进了电影学院的案例。
他还喜欢卓别林,学人家的表演,自己琢磨。一九八四年的春晚,他演了个哑剧叫《淋浴》。没说一句话,就靠动作,把洗澡这事儿演活了。
几分钟的表演,让一个导演看见了他。
这之后,他从一个小伙子,慢慢熬成了一个中年人。五十二岁,他终于等到了一个男主角。
就是济公。
一开始他还不想演!为啥?因为听说严顺开也要演,他不喜欢跟人争。单位做工作,他才接了。
那个“济公”
为了演济公,他穿破袈裟,踩烂草鞋,拿把破蒲扇,脸上弄得脏兮兮的。形象先立住。
剧里他走路摇摇晃晃,表情动作都很大,说话也颠三倒四的。
看着疯癫,但内心的那种矛盾感,他用一些小动作和眼神给演出来了。
有场吃肉的戏。道具是剧组头天买的肘子,结果天气热,肉放臭了。为了不耽误拍摄,游本昌就那么拿着臭肉啃,还得演出吃得香的样子……最后出来的效果,就成了经典镜头。
戏播了,他人也火了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他老婆病了。
癌症。
一九九一年,他事业正好,片约多得是。他全推了,回家陪老婆治病。给她洗衣做饭,陪她说话。有人问他违约金怎么办,他说“戏可以再拍,人错过就没了”。这么一陪,就是四年。老婆的病也好了起来。
后来为了搞艺术,排话剧,办艺术团,他把北京的房子给卖了。
别人不理解,他说房子是住的,但有些事比住重要。
七十六岁,他又去寺庙里出家。这次是真的。他说这能让心灵得到升华,回来能用虔诚的心演戏。
七十八岁拍一部电影,有高空镜头,他不用替身,自己上。电影里他就结尾露了个面,台词也少。就靠一个眼神,一个笑。
到了拍《繁花》,他八十七岁了。每天到片场最早,没他的戏,他就站旁边给胡歌他们搭戏。
他心里,角色比个人大,观众又比角色大。
现在他还在杭州办了个“济公学堂”,教小孩们演戏。不收钱,办成了公益课堂。他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,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教给学生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恒汇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